來至通達人的回響
我在一個多月前, 寫了一篇帶新人的感想 , 讓程式碼像閱讀故事一樣容易 今天收到同達人的回響, 他針對我的論點, 衍伸許多深入的想法與精闢的論點 Code是寫給誰看的? 1/4 專業的Programmer Code是寫給誰看的? 2/4 關於課程安排 Code是寫給誰看的? 3/4 關於團隊合作 Code是寫給誰看的? 4/4 關於程式原理 很感動, 也讓我想了許多自己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 認識我的朋友都大概知道我的背景是機械, 而不是資訊科學, 也不是資訊工程, 也就是說, 我並沒有受過完整的軟體設計, 與軟體工程等教育訓練, 我開始回想, 我是從那時候開始注重我的程式設計風格? 我最遠可以追溯到我念高二開始學習Basic那段日子, 從高二開始, 學校安排一個學期的Basic課程, 每週大約兩個小時, 老師先講解Basic程式設計語言的原理, 然後開始出一些簡單的作業讓大家回去練習, 當時的作業其實很簡單, 大部分都是邏輯訓練, 例如如何利用迴圈列印出像保齡球排列的圖型, 或是做一些檔案的I/O處理, Input/Output , 看似很簡單, 其實卻殿定我往後的基礎, 當年要教作業可是很有成就感, 因為能正確將老師的題目做出來的沒幾個, 但是我可是每道題目都是自己寫, 並上機將結果列印出來, 就在有一天要交作業的前一天, 我看到一位同學(楊松岳)也將作業列印出來, 並很認真在看老師還沒教的Basic章節, 我跟他哈啦一下, 並交流一下心得, 他告訴我, 他已經將整本的Basic K完了, 我當時很驚訝, 他說Basic實在很好玩, 所以他一口氣就將Basic的教科書 K完了, 我問了他幾個問題, 他總能很快回答我, 他告訴我他新的發現--DOS, 他發現Basic只是Basic, 最好玩還要了解DOS的原理, 我當時頗為震撼, 班上還有這一號人物, 而且他的成績並不是很出色, 但是玩電腦確相當有一套, 我們開始分享自己寫的code並互相討論是否還有更好的程式寫法, 他看了我的code總能指出這樣寫太沒效率了, 為什麼回圈一定要從0開始, 有些狀況從Maximum開始也不錯, 我想那應該是我最早的Code被Review的經驗, 所以我從那時候開始寫code就有被檢視的心理準備, 就像畫家畫一幅畫要接受大眾評論一樣. 當我踏入職場, 礙於所學非資訊, 礙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