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用錯誤的認知看對方

這幾年如果你問我哪一本書是最值得閱讀的,我都會推薦 慣性思考大改造 這本書,這本書在閱讀的時候很燒腦,但是這本書也幫助我使用不同的維度在看這個世界,也讓我發現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幻覺」中。 聽起來好像很玄妙,其實這很科學,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世界你看到的一部分事物是我們的大腦所虛構出來的,我想你應該會覺得我大概是瘋了 OK 我來舉一個實例好了 慣性思考大改造這本書快到尾端的時候有提到一件事, 我們認識一個人其實都是用自己的「想像」在看一個人 ,這個人看起來 他是個友善的人 他是個風趣的人 他是個很有同情心的人 ...... 我可以列舉更多, 這些資訊其實都是你跟他短時間接觸所得到的訊息,但是你真的了解他嗎? 不! 你沒跟他一起生活,就算有你看到的這些特質都只是他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他的很多特質可能還是你的大腦所「幻想」出來的,也就是俗稱的 「腦補」 , 我們的大腦為了效率會自動去補足我們看不到的資訊,所以這也會對一個人產生許多錯誤的認知,如果你還有玻璃心問題,甚至還會認為被對方欺騙了而有受傷的感覺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確實是如此,所以慣性思考大改造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 身為人,我們並沒有看到「實相」,而是看到了「虛相」 。 動物的生理構造反而可以看到比人類更多的實相,例如豹為了捕捉獵物,它的眼睛可以看到比人類更遠的地方,貓的聽覺,狗的嗅覺都比人類敏銳很多 但是人類會被這樣「設計」也都是演化的結果,你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聽覺很敏銳,可以聽到許多聲音的頻率,我想你的大腦大概也會受不了 有了以上的認知基礎, 如果你錯看了一個人,真的不是對方騙你,是因為你都是用自己的大腦想像在看對方 我再舉一個例子,林志玲是大家公認的美女,氣質優雅,談吐不凡 ,EQ 很高.... 但是這些特質都是你從大眾媒體所聽來的, 你真的認識林志玲嗎 ? 我們的大腦透過這些公眾的資訊去塑造出了 「林志玲」這個氣質美女形象,但是如果你有以上的認知,你必須告訴自己,你看到的還是「虛相」而不是「實相」 林志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大概只有她知道,可能與她朝夕共處的先生也不知道,因為我們的感知原理並無法看到實相 ,你看到的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根據你接收到的訊息所塑造出來的虛相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林志玲在路邊抽菸,或是她在路邊發飆,你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