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閱讀」標籤的文章

我們都在用錯誤的認知看對方

圖片
  這幾年如果你問我哪一本書是最值得閱讀的,我都會推薦 慣性思考大改造 這本書,這本書在閱讀的時候很燒腦,但是這本書也幫助我使用不同的維度在看這個世界,也讓我發現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幻覺」中。 聽起來好像很玄妙,其實這很科學,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世界你看到的一部分事物是我們的大腦所虛構出來的,我想你應該會覺得我大概是瘋了 OK 我來舉一個實例好了 慣性思考大改造這本書快到尾端的時候有提到一件事, 我們認識一個人其實都是用自己的「想像」在看一個人 ,這個人看起來 他是個友善的人 他是個風趣的人 他是個很有同情心的人 ...... 我可以列舉更多, 這些資訊其實都是你跟他短時間接觸所得到的訊息,但是你真的了解他嗎?  不! 你沒跟他一起生活,就算有你看到的這些特質都只是他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他的很多特質可能還是你的大腦所「幻想」出來的,也就是俗稱的 「腦補」 , 我們的大腦為了效率會自動去補足我們看不到的資訊,所以這也會對一個人產生許多錯誤的認知,如果你還有玻璃心問題,甚至還會認為被對方欺騙了而有受傷的感覺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確實是如此,所以慣性思考大改造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 身為人,我們並沒有看到「實相」,而是看到了「虛相」 。 動物的生理構造反而可以看到比人類更多的實相,例如豹為了捕捉獵物,它的眼睛可以看到比人類更遠的地方,貓的聽覺,狗的嗅覺都比人類敏銳很多 但是人類會被這樣「設計」也都是演化的結果,你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聽覺很敏銳,可以聽到許多聲音的頻率,我想你的大腦大概也會受不了 有了以上的認知基礎, 如果你錯看了一個人,真的不是對方騙你,是因為你都是用自己的大腦想像在看對方 我再舉一個例子,林志玲是大家公認的美女,氣質優雅,談吐不凡 ,EQ 很高....  但是這些特質都是你從大眾媒體所聽來的, 你真的認識林志玲嗎 ? 我們的大腦透過這些公眾的資訊去塑造出了 「林志玲」這個氣質美女形象,但是如果你有以上的認知,你必須告訴自己,你看到的還是「虛相」而不是「實相」 林志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大概只有她知道,可能與她朝夕共處的先生也不知道,因為我們的感知原理並無法看到實相 ,你看到的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根據你接收到的訊息所塑造出來的虛相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林志玲在路邊抽菸,或是她在路邊發飆,你會不...

超速學習比較像是勵志故事 Rapid leaner 比較像是實際操作指南

 一分錢一分貨,Scott Young 有出一本書也被翻譯成中文書,有朋友問我這本書跟他的線上課程有差別嗎? 經過我的閱讀與比較後,真的是有差別,就是標題講的

複利效應 - 偶爾要去做一些你生活正軌以外的事

  有一本書叫複利效應,作者有提到你偶爾要去做一些你生活正軌以外的事 Scott Young 的MIT挑戰就是一個案例 「然而,這都不是我進行MIT挑戰的理由。我原本就樂於當網路作家,這份工作在我挑戰的過程中,給予我經濟上的支柱,之後我也會繼續寫作。我挑戰的目的不是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想看見更多可能性。完成第一個大型挑戰後的短短幾個月,就有好多新想法在我腦中冒出來。」 摘錄自 超速學習 史考特.楊(Scott H. Young)

Scott Young 的Rapid Learner 這門課程的核心概念來自深度工作力這本書

  不過 Rapid Learner 是以學習為導向,還加了許多關於如何專注,如何具有生產力的內容 Scott Young 的線上課程跟一般的線上課程不太一樣,你現在去他的網站可能看不到購買連結 我也搞不太清楚他背後考量是甚麼 如果你對 Rapid Learner 的方法論感興趣,可以去找深度工作力這本書來看 我昨天稍微翻了一下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發現 Scott Young 在講的內容確實跟深度工作力的作者講得很像,因為 Scott Young 自己在課程中有提到,他有參考深度工作力的方法 我最近發現自己也是有點失焦了,所以也打算來實踐 Rapid Learner 跟深度工作力的方法論 在實踐過程除了繼續上 Rapid Learner 也會把深度工作力這本書好好看一看 LN+ ( ( https://bit.ly/3xfV1SW ) 接下來也會把 Rapid Learner 講的學習專案規劃方法給內建到工具裡面,當然這只能是一個自動建立的樣板,有一個系統可以遵循,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紀律按照這個系統去每日執行自己的學習計畫

[不負責任讀書心得] 院長的處方箋:小黑大叔碎碎唸

圖片
[不負責任讀書心得] 院長的處方箋:小黑大叔碎碎唸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2015 年台灣掀起一波寫字風潮,當時加入了不少寫字的 FB 社團,也追蹤了不少寫的一手美字的粉絲頁面, 小黑大叔碎碎念 是當時我還蠻喜歡看得一個粉絲頁面,看過小黑大叔的硬體書法,老練又有獨特個人風格的筆觸,我心裡總是很好奇,小黑院長是花了多少時間練的一手好字? 我自己也練習傳統書法很多年了,也找了老師學習,但是總是有一個疑問 - 到底要經過什麼樣的磨練才有辦法隨手寫出一幅有風格的書法作品? 當然我在 2015 年重新到新竹社區大學學習書法,2017 年又在網路上找陳國昭老師透過看影片交作業的方式學習書法,我也從陳國昭老師身上學到不少寫字的技巧,但是離創作這條路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小黑大叔:我沒有書法底子,完全是靠自己練習 我在誠品書局看到這本書時,很好奇地翻了一下,裡面最讓我感到好奇的就是小黑大叔說他是從 2015 年底才開始練習硬體書法,雖然他之前有寫過書法,但是他不是書法大師,他完全是靠自己持續練習 ( 每天 4 小時 ) 才有辦法寫出一手好字。 我的閱讀心得 這本書讀起還很輕鬆,可能也是我抱著一個問題在探索小黑大叔的練字心法,所以我花了一個晚上就把整本書閱讀完了。 我看完的心得是,想要學好一個技能都少不了以下 3 個元素 動機 毅力 刻意練習的方法 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內容都不是在教你寫字,如何寫好字的心得分享只佔了這本書 5 % 吧!大部分都是小黑大叔在分享他的人生歷程,工作經驗,以及最後他如何成為寫字達人,最後並成為了一位網紅。 所以不用太期待看完這本書後你就會靈光一閃,找到寫好字的「捷徑」。 小黑大叔在書裡面也不斷地強調 - 寫好字沒有捷徑,也不需要特殊的裝備,不用買昂貴的筆跟紙,拿起鉛筆跟原子筆和紙,開始動手寫才是正確的心態 。 這本書讓我比較大的驚喜是 - 小黑大叔的練字心法跟我的書法老師陳國昭先生的方法如出一轍。我還沒在我身上看到成功案例 ,倒是在小黑大叔身上看到一個刻意練習成果的「重現」。 我從小黑大叔這本書學到的刻意練習方法 重複的大量練習 「重複」這件事很重要,要講三次。我一直沒能把字寫好就是敗在這兩個字。小黑大叔說他選擇了心經當作他的每日重複練習 - 心經總共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