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Company management」標籤的文章

從歐巴馬如何用IT成功行銷自己一文看協同作業平台的選擇

圖片
iThome在407期的IT書摘 從歐巴馬如何用IT成功行銷自己 , 裡面有一些隻字片語, 雖然大部分的人讀到時, 可能沒有什麼感覺, 但是由於太多客戶問過我們類似的問題, 剛好從這篇文章 我找到了一個範例, 來做另一種解答, 我想用第三方的觀點來解釋與驗證遠比我們的回答來的客觀.  以往很多客戶在評估codeBeamer的過程中,多會問我們以下這個問題 codeBeamer與BugZilla or Mantis or Jira有何不同, 可否作個比較? 如同書摘中所提到的, 企業為了節省IT開銷, 會使用Free的解決方案來作內部的協同作業平台, 所以很多客戶會問我們這個問題, codeBeamer的Tracker功能在許多opensource,例如BugZilla, Mantis, 甚至較便宜 的商業軟體Jira都可以做的到, 為何要選擇codeBeamer? 從我摘錄書摘的這幾段文字, 你應該找到答案了, BugZilla, Mantis, Jira其實只是做單一的Bug Tracking軟體, 對於Issue tracking是足以應付, 但是在專案協同作業 過程, Issue tracking只是協同作業的一環並不足以勝任專案過程中所有的協同作業(例如:如何做好Test case, Release管理, 或是條件式的Build管理/Iteration管理), codeBeamer整合了Issue Tracking, 文件管理, Wiki, Forum,Report, Build等功能並與SCM(SVN, CVS, Mercurial, Git etc )整合,且提供client端API讓系統管理者可以延伸其功能或是與既有系統整合, 這就是codeBeamer 與這些單一功能的Issue tracking功能最大的不同(所以實在無法比較, 這句話以前想說, 實在說不出口). 可以看出codeBeamer最大的價值除了其提供的 各項垂直功能,和其 水平整合(如同Facebook整合了相簿, blog, 還有各式各樣的plugin)  讓專案團隊可以合作無間的完成專案的目標.        在做codeBeamer的presale過程, 我也看到不少企業自己建立團隊自己開發企業內部類似codeB...

公司內部軟體自己開發? 或是採用市場現有的軟體? 何者便宜?

今天看到一封杜書伍先生寫的一篇文章, 每個人都要有會計觀念 , 其中有一段讀起來特別有感覺, 因為與自己的親身經驗有關 還有一種情形也很常發生,就是在決定一件工作是要採取外包、還是自己做的時候,由於外包的話勢必要另外付出一筆費用,因此一般人很容易反射性地認為外包就一定比較貴,而公司自己做就一定比較便宜。但是,難道公司不必付薪水給同仁嗎?不需要用人的成本嗎? 正確的成本觀念應該是,比較公司自己做所需投注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採取外包所需支付的費用之間,何者比較划算。 外包、與自己做之間,並沒有何者一定貴、何者一定便宜,必須視每一次的狀況來分別衡量。 我們公司在賣軟體的過程, 最常聽到的就是, 這種軟體看起來很簡單, 我們的軟體部門也可以自己開發, 但就像杜書伍先生所說的, 自家的員工也是要領薪水的, 而且原本的軟體工程人力可能要專注的工作, 會因此而延期, 更嚴重的是開發出來的軟體沒有達到預期的功能. 如果真的算一算, 並沒有省多少錢. 這樣的公司多不多? 說真的我們還遇到不少, 我想大部分的公司並沒有仔細去算過軟體開發的成本, 與杜書伍先生所提到的會計觀念有關. 如果您要測試妳/你老闆的會計成本觀念, 看過這篇文章, 再去問你/妳老闆 這個問題, 這樣你/妳就可以大約知道這個老闆是不是個精打細算且有會計成本概念的老闆. 附註: 我們也遇過不少公司自己開發系統的理由是市場上販賣的商業軟體並不一定100%符合自己公司的需求, 這時候找一個可以滿足公司80%需求的商業軟體而且有提供客製化API,或是購買Framwork, 這樣至少可以節省不少人力資源從零開始. OpenSource也是一種選擇, 但也是要考慮修改與後續維護OpenSource所投入的人力與成本.

海星與蜘蛛讀後心得

圖片
Ori Brafman and Rod A. Beckstrom 著 / 洪懿妍 譯 ISBN:9789573260622 出版社: 遠流出版社 這一本書是我在上次的教育訓練中介紹給來上Wiki教育訓練的學員, 我將這一本書列為維基經濟學的衍生閱讀, 如果說維基經濟學是在闡揚開放與分享的光明面與如何應用開放的力量, 海星與蜘蛛這一本書卻是在教導如何調整企業的組織與策略來面對競爭對手開放與分享的衝擊. 維基百科網站與大英百科全書就是一個海星與蜘蛛的經典案例之一, 如果開放與分享是占上風的, 那麼略遜一籌的那一方要如何去面對? 這是維基經濟學這本書所較少提及的, 海星與蜘蛛一書作者的企圖心是可想而知的, 從了解海星與蜘蛛的特性, 進一步使用各種案例來說明, 最終提出因應策略. 為什麼作者要使用海星與蜘蛛為書名? 海星有一個特性, 海星沒有頭, 當海星被切成一半時, 海星不會死掉,而會變成兩隻海星, 蜘蛛要將它置之於死地則簡單多了, 只要將它的頭砍掉, 蜘蛛就死掉的, 海星在此書中所代表的是一種分權組織, 而蜘蛛所代表的是一種中央集權組織. 分權式受到打擊時並不會隨之潰散,反而愈加強大, 作者使用一個知名的歷史案例,西班牙軍隊與古老部落阿帕契族之間的戰爭來說明, 當看完這個案例, 隨之讓我想起了當年的國共內戰, 如果想知道國民黨輸掉的原因,也許海星與蜘蛛提供了另一個解答. 在看這本書的前半部, 其實心裏感到有點擔憂的, 因為作者似乎一面倒,使用P2P音樂下載與OpenSource的案例大力宣揚海星式分權組織的優勢, 雖然P2P與OpenSource不能混為一談,但是其分權式組織的特色確是相同的,對於有組織有實體的公司而言, P2P與OpenSource都是一個無形的競爭對手, 當公司所面對的競爭者是沒有實體的組織, 就像對空揮拳一樣, 永遠也找不到著力點. 不過當閱讀到第六章後, 作者似乎給了一點光明面:海星組織雖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但並不是豪無攻克方法, 作者列舉了打擊海星三大策略 改變意識形態 把他們集中化 讓自己分權化(打不過他們, 就加入他們) 對於改變...

讓靜態網頁的網站也有RSS功能-1

圖片
使用RSS已經一年多了, 剛開始還不太了解RSS到底有什麼好處, 但是使用了IE 7.0的RSS Subscribe確讓我見識到RSS的便利性, FireFox雖然很早就將RSS定閱整合到書籤功能,不過使用上卻不及IE 7.0來的直覺, 不過由於IE 7.0似乎是個吃resource的怪獸,使用久了電腦感覺會越變越慢, 所以這陣子又開始使用Firefox 2.0, 網路上有人推薦 Sage 的Firefox plugin, 讓Firefox也擁有IE 7.0的RSS browsing便利性, 安裝起來使用,感覺確實比Firefox的RSS好用多了. 言歸正傳, RSS reader這不是我要講的重點, 而是越是重度使用RSS越發覺到網站沒有提供RSS的不便利性, 例如在下的 公司 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但是要支援RSS, 網站的Hosting Server必須支援ASP/PHP/JSP 等動態網頁語言的功能並配合網頁內容後台管理程式也就是俗稱的CMS軟體, 這樣才能方便管理新發佈的新聞並及時更新RSS的XML檔案. 但是這對我們的改變真的是太大了 Hosting Web page 的Server要升級: 如果Hosting在ISP是要加錢的. 整個網頁大概要改成具有內容管理的功能: 可以說要重寫 必備新增一位網頁程式設計師與美工配合: 可以外包, 但也增加cost與溝通的時間 我猜這些原因大概是許多企業網站沒有Support RSS的原因, 網頁架構一開始沒有將內容管理的功能考慮進去, 大概就要重來並增加人力. 這跟我看到許多的失敗軟體專案是很類似的. 不過想想網站support RSS有什麼好處? 增加網頁造訪者的回流率: 當網頁有新增新聞或是知識分享的文章, 有定閱RSS的造訪者會在RSS reader看到網站更新的訊息 如果配合內容管理軟體, 可以減輕網站的維護時間 原本是考慮使用 Joomla , 但是這列為下一階段的目標吧!, 畢竟PHP已經忘了差不多了:-0. 後來想到自己常使用的Blogger, 突然靈光一閃, Blogger不就是一個很好的CMS嗎?而且Support RSS, 如果用IFRAME將Blogger嵌入既有的靜態網頁不就達成我要的目的. 想法很簡單確花了我3~4天與美工溝通. 細節我們下回分曉, 不過我...

創業者 腦袋裡要有超棒點子

今天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 威爾許答客問》創業者 腦袋裡要有超棒點子 ,這篇文章我想重點不是創業者是否要有超棒的點子,而是創業者在創業前是否有理性的衡量過自己的能力,創業在許多人眼中是自由,財富的代名詞,可是威爾許點出了 確實,你可以自己當老闆,但若時間拉長至數個月甚至數年,自行創業不會讓你有更多自由與彈性,反而是更沒自由。創業當老闆後,將無法隨心所欲掌控自己的生活步調。 你可能覺得自在飛翔;但在自行打拚的事業裡,你仍在接收命令,差別只在於發號施令的老闆不同而已。 創業帶來財務獨立。要是這樣就好了!除非累積龐大儲蓄,否則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通常是債台高築. 最後威爾許的comment 領導人 字典裡沒有卸責一詞 我想再補充一點是 領導人要有跑馬拉松者的毅力並隨時保持熱情,最後會打敗自己的也許不是Business Model,而是喪失熱情與信心 , 所以創業並不是那麼浪漫的, 當我們看到舞台上創業成功者驕傲的神情時, 我們也要想一想他們的成功覺不是靠運氣兩個字.

小軟體公司的創業經營

Eric Sink 談小軟體公司的創業經營 Eric Sink 談小軟體公司的創業經營(續) People Eric Sink 談小軟體公司的創業經營(續) Marketing Eric Sink 談小軟體公司的創業經營(續) Sales 今天看到 http://ihower.idv.tw/blog/ 的Blog的這幾篇中文書摘, 對於開公司已經3年半的我如 茅塞頓開,而且裏面有許多要點是我們團隊有討論過確沒有真正去落實的, 對於要開始以軟體為核心價值的小型軟體公司或ISV不可不讀,裏面有許多作者的經驗談,道理雖然很簡單可是確很容易忽略, 剛好最近想要把這幾年的創業與接案心得整理出來放在Blog與有緣人分享,剛好ihower這幾篇書摘可以用來互相佐證與檢討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對不對. 非常感謝ihower的中文書摘